2020年,上海集中推出26个面积在3至5平方公里的特色产业园区,定位“小而美”,瞄准科技前沿和产业高端,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六大关键领域核心环节,全力打造产业发展新高地。上海作为中国重要的节点城市,是长三角地区的枢纽,同时还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在当前复杂国际形势背景下,上海的制造业产业链梳理、再造和升级,非常关键。


澎湃新闻·智库报告推出“科技城”系列第一季,追踪调研上海26个特色园区,探寻上海产业创新升级的可能路径。


数据来源:上海市经信委(时间截至2020年3月,后续园区土地供需或有变化,特此说明。)


对外人介绍自己时,郁文贤习惯递上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下称北斗西虹桥基地)首席科学家的名片。如果仔细问,他才会哈哈一笑,道出实情,其实他是北斗西虹桥基地这个特色园区的运营机构——民营企业上海西虹桥导航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北斗西虹桥基地,是上海为数不多的民营特色产业园区,近年来北斗西虹桥基地成为国内技术综合竞争力最强、产业链最完整、公共服务支撑平台最完善的北斗第一园,甚至还被提炼出北斗西虹桥模式,做到这一地步,教授下海的郁文贤才敢放下负担,对外认领基地老板的身份。(编注:郁文贤,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曾任上海交通大学信息技术与电气工程研究院院长,长期从事融合导航定位等技术方向的前沿创新研究和产业应用推广。)


目前园区引进培育了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测)、上海联适导航技术有限公司(下称联适)、上海普适导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普适)、上海威固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威固)、上海海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积)等核心技术企业。


其中华测是园区孵化的上市公司,另外还有多家企业冲刺科创板。


民营园区的来由


北斗西虹桥基地来历有一番故事,请看一则旧闻。


“2012822日,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上海市青浦区人民政府、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在京举行北斗导航位置服务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发展规划评审会。北斗星导航位置服务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位于西虹桥商务区总部基地。不久前,上海市人民政府与解放军总参谋部签署深化北斗产业领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集研发设计、应用推广功能为一体的北斗项目基地最终落户西虹桥。


这篇报道还称,该园区的目标是2013-2015年在中国北斗星导航位置服务技术和产业服务领域形成一支200人左右的国家级创新团队,在位置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上取得突破,催生3-5个在国际上有重大影响力的北斗星导航位置服务龙头企业,到2020年达到60亿元产值。


长不到500米,宽不到200米的北斗西虹桥基地,座落在上海西郊,距离徐泾东地铁站两三公里,虹桥机场四五公里处,这里河道纵横,别墅密布。


郁文贤介绍,2011年上海市推进北斗产业时表态,上海各区有条件的都可以参与这个项目。杨浦、青浦、闵行都被列入上海市卫星导航协调小组,在行政上打通了开设园区的通道,同时有几个北斗项目开始竞争。


当时开设园区有两个模式,一是已有的物业转变用途改造为北斗产业园;二是拿地建设,从头建设一个新园。


拿地开发显然更吸引人,当时也有人愿意投资,但是这个模式比较慢。产业园竞争中,一定要在特定的窗口期做起来,不然就没有多少机会。郁文贤说,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做出规模,做出品牌,那只有就地取材,赶紧把产业做起来才是关键。


决定要做后,青浦区效率非常高,他们把一家培训中心收购过来,当时这里只有一栋楼,1.3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经过规整装修,青浦区要求园区在2013年最后一天开园。2013年底,华测等11家企业拿钥匙,次年34月份企业搬迁入驻。2014年一年这栋楼就满员了,产值2个多亿,2015年产值翻番。目前北斗西虹桥基地的产值达到30多亿,现在每年有40%的增长。


前几年很多人问园区的营业性质,我不好意思说,一直只对外讲我是园区的首席科学家,一个大学教授怎么能开公司呢。现在政府出台政策,鼓励高校老师创业。我可以讲我是这个园区公司的董事长了。郁文贤总结,这个园区之所以能发展起来,关键在于机制灵活,大家发挥所长。在开设园区之初,郁文贤希望政府参股,公司就等同相当于国企,这样园区招商等各方面办事方便。


但是政府参股会很麻烦,一是立项要评估申报,要国资委审核;二是将来国资退出也要审核。还有重要的因素是政府对北斗导航细分产业领域不熟悉,所以政府决定不入股,他们尽量给予支持,盖楼、给政策,园区运营还是要郁文贤牵头成立专门的公司来专业化地做。


不过,政府一边给予大力支持,一边也明确要求郁文贤必须全力投入,不能交由其他人打理。


事后郁文贤反思,政府通过市场化手段推动园区建设是个好办法,这样才能让我用上所有的资源,把能力、精力使用到极致。


但是毕竟是民营企业,盈利是第一位的,对此郁文贤表示,培育产业和挣快钱不一样,需要逐步培育。慢慢来,十年内我们能够挣钱就行。


产业动向


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相比,北斗系统晚了大约二十年才起步。目前,GPS在民用市场占有垄断地位,北斗系统通过增强实现了厘米级的定位精度,未来高精度将赋能全社会,将逐步打破GPS一家独大的局面。


但是目前北斗市场体量不大。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2020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该文件显示,2019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3450亿元(人民币,下同),较2018年增长14.4%。白皮书还表示,受多重客观因素影响,核心产值增速明显放缓。


栖身园区的华测导航和海积信息,是北斗西虹桥基地规模较大、技术较先进的企业。华测是中国首次到达南极内陆最高点的国产GNSS(导航卫星系统)品牌,多次承研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原总装备部重大项目,推出了国内第一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测量型GNSS接收机,2020年,珠峰高度测量使用的就是这套设备。


华测总裁朴东国介绍,北斗系统监测精度可以精确到厘米级别。华测目前主要从事测绘业务,卫星测绘用途很广,从防范自然灾害,到监测工程项目都需要高精度测绘数据。华测是园区内龙头企业,每年增速30%,目前主要专注于测绘方面,譬如建筑测绘,道路、河道。


海积信息成立于2011年,主攻天线市场,海积信息CEO吉青表示,天线市场并不大,中国一年采购才几个亿。北斗导航的主要硬件是基带芯片、射频芯片,以及天线。芯片门槛比较高,有技术门槛、资金门槛。目前海积信息可研制厘米级的高精度板卡、天线等核心器件、高精终端及部分行业系统解决方案,年营业额近1亿元。


海积信息市场总监殷年吉表示,由于星链等新业态的出现,随着技术的成熟,原来只要低精度就能满足的需求,出现了高精度需求,高精度定位是北斗区别于GPS等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差异化服务之一。现在的汽车导航、手机定位、无人机自动巡航等应用只开发了精准时空需求的5%,还有95%基于精准时空的创新应用没有被激发出来。这些不断出现的新领域给海积提供了机会,海积有希望进入一些新的、附加值更高的领域。


郁文贤分析道,天线、芯片、板卡、地图是产业链上游,目前市场只有百亿级的空间。但如果延伸到下游,做软硬件集成,市场可以放大10倍,达到千亿规模;如果再向外扩展,譬如像滴滴这样的企业提供的数据应用服务,市场规模就可以扩大100倍。


殷年吉表示,园区对企业帮助很大,首先从产业布局和配套方面,从芯片到终端做了各种配套,使得园区业态和上下游比较聚集;更重要的是,由于园区带有部分公益性,可以利用政府资源帮助企业申请各种扶持政策,譬如科研项目申报、组织申请课题,同时园区还通过上海卫星导航联盟,牵头去科委、发改委申请课题更为方便。在这方面,青浦区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只要园区和企业能够申请到市级资金和课题,青浦区会给予一比一的配套,殷年吉表示,这种支持力度,除了青浦区,在上海其他区还没有看到。


空间与绩效


北斗西虹桥基地设立之后,青浦区政府给予非常优惠的租金政策。譬如前三年政府免租的政策,相应地,郁文贤在最早招商时也采取免租。据郁文贤他介绍,华测入驻之后第一年免租,第二年每平方米4毛钱,第三年每平方米6毛钱。除了免房租之外,初创企业还会有税收奖励等一系列优惠政策。


政府对北斗西虹桥基地的考核主要是税收,郁文贤表示,企业发展和培育企业都很不容易,举个例子,如果一个园区最初有10家企业,那么可能4家会破产,3家还在煎熬,有两三家发展得不错,就很好了。但企业都是园区的衣食父母,不能因为企业暂时业绩不好,就搞腾笼换鸟。


由于西虹桥是虹桥商务区主城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三角融合的门户。北斗西虹桥基地坐落在这样寸土寸金的核心区域,这给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对北斗西虹桥基地运营管理者来说,即是无形的压力,也是提升的动力。


目前园区内企业的租金与企业纳税多少相挂钩,纳税越多租金越低。目前园区还剩7000平方米空间,但预计年底只剩2000平方米。


华测导航副总裁胡炜对澎湃新闻表示,由于园区空间受限,基地内已经无法支撑华测所需的载体空间,华测导航所需使用面积每3年要翻一倍,虽然华测在园区占了大部分空间,但是这里的空间还是不够用。目前,华测已经在青浦区拿地,自建产业园区,到明年年底,华测将部分搬出北斗西虹桥基地。


为解决目前基地日渐局促的局面,一个面积两倍于西虹桥基地的新北斗产业园今年将在青浦赵巷开建。


为提升上海导航产业技术创新能级,加强高精度卫星导航产业技术创新的协同布局,促进上海北斗导航产业集聚创新,同时为支援园区企业技术攻坚,园区需要一个功能型平台。郁文贤称,在2012年规划中,就计划成立功能型平台,把全世界的人才吸引过来,为产业发展做支持。


园区对功能平台要求很高,因此,这个功能平台由园区与政府牵头创立。这个平台既要有公益性,也要有市场功能,所以必须也要有国企进来。目前,上海市北斗导航功能型平台已于2019年正式落地园区。其中,政府占股36%,上海西虹桥导航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占股34%


郁文贤介绍,上海市北斗导航功能型平台三年建设任务预算是1.697亿元,其中有1.297亿元是政府投入,具体是上海市投入6000多万元,青浦区配套6000多万元。但三年后,这个平台要具备自我造血功能。


最近市人大代表团来调研,认为我们这个功能型平台相比其他平台更为市场化,更灵活。 郁文贤说。


虽然是企业,但政府做大股东,最重要考核指标是行业公益性,不能和行业企业同质化竞争。


郁文贤坦承,作为一家企业,首要功能是公益性,还要在市场中自己找活路,有多方面的考验。郁文贤最为担心的是,企业愿不愿意把自己最在意的技术痛点讲出来,因为只要这个公益性的技术平台开发的技术,其他企业也可能获得,而这种痛点技术往往又是企业的未来增长点,公布自己的未来技术方向于谁都会有顾忌。


郁文贤表示,园区目前已多种模式经营,以多样化服务的方式助力园区潜力企业。园区给企业的服务要更上一层,为企业,尤其是技术力量薄弱的小微企业提供更为专业的服务,通过功能平台,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实验室测试服务、场景服务。


据了解,北斗西虹桥基地已经走出上海,多点开花,目前已在烟台设立烟台北斗数字信息产业园区。郁文贤称,北斗西虹桥基地计划和新疆建设兵团合作签约,把上海北斗产业辐射到新疆兵团下面14个市。北斗西虹桥基地和成都也展开合作,未来有可能会在成都设立产业园,因为四川、云南、西藏这些区域都需要大量的空间信息、遥感测量服务。


北斗西虹桥基地:


未来需促进技术与产业融合,推进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


一、园区基本特征


2013年,北斗西虹桥基地在上海正式开园,成为国内第一个正式运营服务的北斗产业园区。北斗西虹桥基地位于西虹桥商务区,占地 6.7 公顷,总建筑面积 7.4 万平方米。


园区运营六年来,建筑面积翻了近六倍,入驻企业数近60家,注册企业近200家。基地许多项目在北斗导航领域实现了全产业链创新,提升了上海在卫星导航领域的创新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推动上海北斗导航领域的产业集聚,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精度导航位置服务技术创新中心和新兴产业策源地奠定了重要基础。


现阶段,基地所形成的政府扶持、专业平台支撑、纵向资源集聚、横向跨界融合的西虹桥模式已成为特色化、专业化产业园区发展的样板。


二、发展优势


一是产业集聚优势。按照产业化科学部署,北斗西虹桥基地通过打造招商宣传平台、运营服务平台、星空平台官网平台、孵化服务平台、技术支持平台和投融资服务平台,目前已经集聚了大批北斗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企业,如:专注于北斗高精度测绘领域的华测公司位于中游,生产天线和高精度板卡的海积公司、研制芯片的北伽公司位于上游,开发学生定位机、老人手机并提供服务的美迪索科和位盟公司位于下游,还有在无线室内定位、搜索救援及安防、智能扫地机器人等领域具拥有尖端技术的博冕、瀚界、物景等企业,形成了集聚效应并且共同发展。


二是技术创新优势。园区成立伊始就规划建立了导航与位置服务技术融合创新联合实验室(下称联合实验室),引导园区企业与高校联合开发前沿技术产品,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因此联合实验室引入了上海交通大学导航与位置服务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与国防科技大学超算研究院等重点研发机构,将这些研发机构的科技服务延伸至北斗西虹桥基地,围绕产业链瓶颈技术,提供前沿设施与体验服务。


三是区位优势。在北斗西虹桥基地的名片上,西虹桥三字明确展示了园区的独特区位——位于国际大都市上海的核心经济圈,毗邻大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周边轨道交通2号、9号、10号、17号线直通CBDG50G15、崧泽、嘉闵两条高架便捷出行。优越、独特的地理位置、信息迅捷通畅、基础设施发达,构成了北斗西虹桥园区吸引企业来此建设总部或分支机构的重要理由。


三、存在问题


一是园区助推企业成长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方面,园区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行业集中度较低,整体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园区企业仍面临科研资源共享难,专业人才缺乏瓶颈。如何通过资源重组,搭建更高能级的公共服务平台,提升园区产业整体竞争力成为重要课题。


二是园区载体空间拓展的同时,如何在现园区和青浦赵巷园区间形成合力,需要精心谋划和统筹。北斗西虹桥基地隐藏在位于高泾路上的别墅群里,长不到500米,宽不到200米。论园区面积,与张江、漕河泾那些产业园相比是一个袖珍园。现阶段,随着园区入驻企业不断增加,产业发展空间载体不足、新增用地难度大。今年即将在青浦赵巷开建的新北斗产业园,尽管新园区面积是目前园区的两倍,解决了未来一段时间内产业空间不足的问题。但两个园区空间距离超过10公里,如何统筹协调两个园区的资源,提升园区整体竞争力,需要深入思考与探索。


三是融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园区基础建设投资回收周期较长, 加之园区自身的造血功能尚未健全, 建设资金不足,融资渠道相对有限,导致园区的总体开发、配套建设速度相对缓慢。


四、未来发展建议


首先,进一步加强政府规划和政策引导,引导各类资源通过市场向卫星导航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和优势环节配置,发挥北斗产业核心驱动力,促进北斗技术与产业的融合,推进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探索位置服务新模式,培育应用市场新业态,实现北斗时空信息服务产业新的跨越式发展。


其次,进一步完善北斗产业的公共服务体系,以市场化运作、优质化服务的原则开辟基地、基金、实训基地、创新联盟模式,并建立一套能为行业骨干企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提供支持保障的公共服务体系,涵盖联合实验室、科技攻关、科技成果转化、产品检测检定、市场应用推广、投融资服务、产权交易、行业动态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保护、人才服务、法律会计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


第三,大力推动产业升级,在招商引资环节,加强对于全球知名、技术含量高、研发能力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航空航天产业龙头骨干企业的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