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招商人,趴在地上找项目:关于政府招引企业,你可能不知道的9件事儿
2020-10-30
作为招商人,时常会遇到这样的难题:项目怎么找?去哪里找?我花那么长时间找到的项目,为什么到头来却是假的?企业刚入驻园区没多久,怎么就撤走离开了?政府招引企业的逻辑,到底是什么样的?
所以今天我来分享一下,政府在招引企业的过程中,你可能不知道的9件事儿。政府园区想招引企业,就要知道企业为什么肯花钱投资。对于企业而言,项目投资,不是空穴来风。因为企业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理解这个目的,招引企业就不会盲目,甚至能先人一步。有些招商人,成天跑到企业那里,说我们园区有多么多么好,想让企业过来入驻投资。有时候,不是企业不愿意合作,而是没有合适的理由与规划。之前因为一场大爆炸的缘故,农夫山泉急需重新选址搬迁。可是,还没等他们做出反应,就已经有人找上了门,说是有几个适合的园区等待着农夫山泉入驻。这就让农夫山泉很是好奇,自己都还没对外发出任何消息,怎么就被对方知道了。农夫山泉带着好奇心,在追问之后才知道,他们是看到了爆炸的新闻,结合农夫山泉之前投资的报道,便知道作为需要干净水源的企业,在这场爆炸后,必然是需要重新搬迁选址的。所以,政府园区招引企业,要知道为什么企业愿意花钱投资,什么时候需要投资,这样才能在合适的时候,一击必中。
对于好项目而言,同样的区位条件、产业布局,多个园区互相竞争,被动的就是园区。某县长为了争取生态板块的一个项目,早就部署好了企业负责人来当地调研的安排。还为此专门出了一个材料汇编,别人都说他太小题大做了。因为,本来项目已经打算在省内其他地方落地了,但是这位县长不到最后关头不认输,硬是坐高铁赶过去和企业方见了一面,并很真诚地希望企业可以前往当地考察一下。
企业方很慎重,没一下子答应,直到这位县长拿出那份材料汇编,企业方才欣然前往考察。来到当地之后,企业发现这个地方是具备选址条件的,原材料、交通条件等都满足。后来,直到项目一期工程投资10亿元、占地450亩的消息传出,很多地方才开始后悔。所以,政府招引企业,要下功夫去准备,这样才能在关键的时候,一锤定音。
科技水平高,产业关联度大,产出效益高,最好是世界500强。因为这不仅能给政绩锦上添花,也能实实在在造福民生。我们内部协商了那么久,都带着人过来了,现在你跟我说,之前承诺的配套还没建好?人工没到位?那个补贴不给了?被领导驳回了?可你知道我们公司来这里投资建厂下了多大决心吗?招引企业之后,原本承诺的配套、人工、补贴等都难以兑现。一方面,既要企业多纳税,自己又不用太费心费力,最好引进来,就一飞冲天。这就搞事情了,资本归根结底,都是逐利的,而不是来做慈善家的。所以,政府招引企业,要在明确这个目的的基础上,给到企业最好的生存环境。
对于招商人而言,最痛苦的是找项目,最激动则是找到好项目。城市建设是把城市经济给提升上来,而不是出卖城市。一个集聚了什么样企业的城市,很大程度上,就会变成什么样的城市面貌。一些招商人只顾着为找到投资额大的项目而兴高采烈,往往会急功近利。之前有一个案例,项目由产业园变身“烧烤摊”,就是如此。该项目原本计划投资5个亿,规划有创作中心、科技馆、VR体验馆、展厅等等,一眼看去,颇有万丈高楼平地起的气势。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一年过去后,那些规划好的项目,转眼就变成了烧烤摊、婚介所、酒吧等。其实,政府园区招引项目之后,烂尾、变形的项目不在少数。所以在招引企业时,不能只听企业怎么说,要看企业怎么干。同时,一定要通过网络、银行、工商等多种渠道,了解、核实企业的真实情况,弄清楚企业真正的资质、水平和实力。和企业谈合作,签约之前跟项目负责人聊得非常融洽,甚至都快穿一条裤子了。关于投资额什么的,这位负责人大手一挥,小事情了,至少10个亿。于是,你就回去和自己领导汇报,甚至是做好了签约准备。但是,过了一段时间,你去找项目负责人,发现他已经升迁了。你没想到的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就烧到了这个项目投资额上。这位新领导,有了新的投资规划,基本上否定了之前的安排。我们之前说好了,他也给我承诺了,说至少投资10以上。啊,签合同了吗?我怎么没看到,主要是您也清楚,近期我们公司资金链周转存在一些问题,目前只能拿出8000万了。所以说,不要相信任何口头承诺,只有白纸黑字写进合同,才算作数。没有签合同的东西终归是做不得数的,哪怕那个饼画得再大。
谈判签约之前,大部分条件都谈好了,可企业还是犹豫不决。后来打电话过去,项目负责人只是支支吾吾地说再等一段时间。等到再后来的时候,发现企业已经落地到别的县市去了。走到谈判桌上,目的就是一致的。除非对方是逗你玩的,否则只不过是各让多少步的问题了。不是你让步,就是我给出路。双方都是抱着合作的心态,然后抛出自己的筹码。假如你正在和华为谈合作,对方意向挺高的,都深入谈到载体规划、政府扶持力度,打算要合作的程度了。招引企业的过程中,往往是价高者得,这不是没有道理。抱着项目可以成了,也可以黄了,但不能没了的原则来搞招商,肯定是有出路的。
就像某些公司老板说的:找不到合适的,其他宁愿都不要。假设你的公司计划投资办厂,那可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决定的事情,毕竟投入的钱可能高达上百万、上亿。就算再快,再着急,看在几百万上亿的份上,谁都不能掉以轻心,三言两语就做出决策。之前长城汽车在全国选址布局WEY系列的项目,要调研,要考察。我们足足用了两年时间,才正式敲定长城汽车与政府园区签约合作。所以,成功招引企业靠的不是一天两天的打鸡血,而是长达数年的精心谋划,再做出决策。越是大项目,越是好项目,决策流程有时候越长,越复杂。因此,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身体健康才能紧追不舍,在关键时刻拿下项目。其次,必须要长时间的影响企业,跟踪动态,一直沟通,一直沟通,一直沟通。除了靠专业度之外,更要靠销售和服务,去跟,去说,去影响。政府招引企业,尤其是大企业,这本身就是体力活,是智力战,是持久战。
有时候你会发现,跟底下人聊了十次八次、嘴皮子都磨破了,却不如领导的一句话管用。比如你从企业基层挖掘到了投资意向,在跟进的过程中,你会发现进展非常缓慢。因为基层那块没有人能够拍板做决定,所以要一层层往上汇报,沟通,传达。来来回回耗费的是数不清的时间和人力成本,甚至会产生沟通误会。先别急着恼火,这可能是背后的大老板作出了最新指示。因此,政府招引企业,尽量找到说话有分量的人来谈,可以的话,找到那个能最终拍板决策的人。从上而下的渗透拓展,往往是处理事情最高效、简单的方式。现在很多先进地区,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拆除“数据烟囱”、打破“信息孤岛”、突破“中间梗阻”,抓招商、抓培训、抓大数据、抓产业链。所以政府在招引企业的时候,不能只埋头“拉车”,还要低头“修路”。最后希望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这篇文章能让你更加了解招引企业的逻辑,给你带来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