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的这些城市,都在暗自较劲下一盘大棋
2022-06-09
为指导未来五年各地重点产业发展,各省市陆续出台了相关产业“十四五”规划。
未来五年,7座万亿城市的新兴产业布局重点
作者 | 江肖凡 周思勰
编辑 | 陈莹
为指导未来五年各地重点产业发展,各省市陆续出台了相关产业“十四五”规划。
本文选取了上海、江苏南京、江苏苏州、江苏无锡、浙江杭州、浙江宁波、安徽合肥等7个万亿城市作为分析对象,对长三角主要城市“十四五”规划中重点产业的现状及2025年产业目标进行对比分析。
以此或也能大致推测出2025年(“十四五”规划完成时)长三角地区可能形成的产业发展格局。
长三角主要城市“十四五”规划重点产业
长三角城市在“十四五”规划中形成了各自的产业体系。
上海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为引领,着力打造“3+6”产业体系;
苏州集中打造十大优势产业链;
杭州形成“4+4”产业体系,目标建设成为长三角高端装备制造业引领区、全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
南京以打造“4+8+X”产业格局为主攻方向,做大做强4大支柱产业和8条优势产业链;
无锡集中于“4+6+5”产业结构,将地标产业、优势产业和未来产业作为重中之重;
合肥重点实施“2833工程”,促进产业集群。
这些城市对产业的“十四五”规划共通之处在于,一方面维持城市现有主导产业的规模和优势产业的增长率;另一方面,着力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现有产业优化升级,实现人、财、物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根据各城市规划产业体系重点,下文将对长三角主要城市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人工智能、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7大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十四五”规划内容进行对比,更清晰认识2025年长三角主要城市间可能形成的产业格局。
长三角主要城市产业现有规模对比
根据2021年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合肥七城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将2020年7个城市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5个现有重点产业的统计数据作为基点,以此与“十四五”规划中的产业发展目标进行对比研究。
2020年长三角7个城市生物医药产业总规模约为1.5万亿元,集成电路产业总规模超过5000亿元,软件和信息服务总规模达到2.5万亿元。
从长三角七大城市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5个产业现有规模来看,
上海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3个产业上具有明显优势,行业规模占比均超过35%;
南京在生物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3个产业上处于优势,规模占比均超过20%;
杭州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3个产业中具有优势,其中,在人工智能领域规模占比为首位,达到28%,但在集成电路产业中规模占比最低,只有6%。
合肥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规模占比较于其他3个产业要高,在生物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中的占比都为2%,在长三角产业现有规模中略显劣势;
宁波除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占比约为20%外,其他产业占比都为个位数,在生物医药、人工智能领域的占比仅为1%。
苏州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细微优势,现有规模占比超过15%,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规模占比最低,仅为3%;无锡在集成电路领域的优势高于其他行业,现有规模占比为25%,排在上海之后。
从5个产业现有布局来看,2020年长三角主要城市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的总规模数额最高,达到2.5万亿元,规模最低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原因可能有二:一是新能源汽车领域2020年的统计数字只包含了5个城市;二是新能源汽车近年刚形成发展热点,行业仍处在起步阶段。
新能源汽车行业形成多头竞争的局面,现有规模占比最高的杭州为27%,超过900亿元,与最低的合肥11%,只多出了新能源汽车行业总规模的16%,城市之间的规模占比较为均匀。
在生物医药、软件与信息服务领域,城市间的产业现有规模相差最明显,城市最高规模占比与最低规模占比都相差了总规模的40%。
生物医药产业方面,规模最低的宁波与规模最高的上海,相差5000多亿元,除合肥、宁波外,其他5个城市生物医药规模均为千亿级别,以上海为长三角医药产业龙头,南京、杭州、苏州在地区生物医药行业中起着带领作用。
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城市间规模数值差距最大,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已经成为万亿级别。
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领域的单极优势不明显,多城市共同进步,但也存在占比规模很低的城市,宁波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规模不到百亿,占比仅为1%。集成电路产业只有上海和无锡规模为千亿级别,其他城市均为百亿级别,仍处于产业初级发展阶段。
长三角主要城市
“十四五”规划重点产业规模对比
根据上海、南京、苏州、无锡、杭州、宁波、合肥7个城市在相关产业上的“十四五”规划内容,将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人工智能、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7个规划重点产业的目标规模进行对比。
从长三角主要城市在七大产业中的“十四五”规划目标规模来看,2025年长三角主要城市在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的目标总规模数额最高,预计4.5万亿元,最低为集成电路产业,约为1.3万亿,原因可能是集成电路产业现有规模不大,且产业增长率不高。
在2025年“十四五”规划完成时,
上海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人工智能4个产业上具有明显优势,行业规模占比均超过30%,且高于第二名规模占比总规模约10%以上。
南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目标规模最高,占比33%,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新材料4个产业中的目标规模在这些城市中排名均为第二位,占比均为20%左右,但在生物医药产业距离第一名规模差距最大,占总规模的17%。
杭州在软件和信息服务、高端装备制造2个产业中具有优势,占总规模的比例均高于20%,但在集成电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3个产业的目标规模占比均为个位数;
合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规模占比较于其他6个产业要高,超过10%,占比最低的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仅为4%,在长三角产业“十四五”规划规模中不占据有利地位。
宁波在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3个产业的规划规模占比均超过20%,而且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规划规模最高,占比38%,高出第二名上海规划规模的21%,但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3个产业的规划规模占比均为个位数,产业间规划规模差距较大。
苏州在生物医药、新材料2个产业的规划规模占比高于其他产业,均为15%,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规划规模最低,占比仅为4%;无锡在集成电路领域的规划规模占比超过其他行业,为16%。
从七大产业“十四五”规划布局来看,不同产业间城市布局情况差别较大。在集成电路产业,上海的预计规模最高,达到4000亿元,除去杭州800亿元,其他城市的目标都为千亿级。
南京要在2020年基础规模上实现5倍的增长,才能在“十四五”结束之年完成规划目标。
在生物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城市间的产业现有规模相差最明显,城市最高规模占比与最低规模占比都相差了总规模的30%以上。
在生物医药产业,上海“十四五”的目标规模为1万亿元,是长三角地区中唯一规划打造成万亿级产业的城市。规模最低的宁波、合肥与规模最高的上海,相差9千亿元。
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城市间规模数值差距最大,上海、南京、杭州都预计“十四五”完成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能成为万亿级别产业。上海目标达到1.5万亿的产业规模,规模最低的合肥、苏州与规模最高的上海有1.3万亿元的差距。
人工智能领域,南京2025年目标规模为5000亿元,为现有基础的5倍。
新能源汽车领域,宁波预计规模最高,达到8000亿元,在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占据38%。杭州的目标规模最低,仅有1000亿元,与目标规模最高的宁波相差7千亿元。新能源汽车行业形成多头竞争的局面,城市之间的规模占比较为均匀。
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单极优势不明显,多城市共同进步,但也存在占比规模很低的城市,宁波、南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规模占比均为2%。
在新材料产业领域,宁波的预计规模最高,为5000亿元,在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占据25%,这将打破上海在产业规模上独占龙头的局面。
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上海预计规模最高,为7000亿元,在长三角主要城市中占据31%,宁波紧随其次,目标规模6500亿元,将促成长三角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双城引领局面。
长三角主要城市
“十四五”重点产业布局预测
从长三角7个主要城市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人工智能、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7大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十四五”目标规模进行对比,预测2025年长三角主要城市间可能形成的产业格局。
(一)产业规模
1、长三角主要城市产业发展重点方向
总体来看,在“十四五”规划完成之时,长三角主要城市在不同产业间将形成交错优势局面。
上海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软件与信息服务多类产业发展目标上都远超其他城市,这与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中的三大先导产业目标相符。
南京在“十四五”规划完成时的人工智能优势体现在其在产业体系中的绿色智能汽车产业、高端智能装备产业等发展重点有关,实现人工智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规模高。
杭州“十四五”规划完成时在软件和信息服务、高端装备制造2个产业中具有优势,与其目标建设成为长三角高端装备制造业引领区、全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相关。
相较于其他产业,合肥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目标规模占比最高,符合其打造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成为五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
宁波在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规划规模占比较高,与其246万千亿产业集群和“五个一批”规划中做强汽车及零部件、绿色石化、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一批优势产业的目标相符。
苏州在几类产业中的规模占比差距不大,得益于其集中打造十大优势产业链,均衡发展。
无锡在集成电路产业相比其他产业占总规模比例高,在“十四五”规划完成时成为其地标产业之一。
2、长三角重点产业规模变化
从产业来看,“十四五”规划中各产业发展规模要比现状翻一番,新能源汽车目标总规模为现有规模的5倍多,其中宁波将达到12倍之多。
其次为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行业,目标规模为现有的2倍多,生物医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目标规模为现有规模的1倍多,无锡在软件与信息服务行业的目标规模为现有规模的5倍多。
图4.1 长三角重点产业2020年规模与2025年目标规模对比
注:长三角主要城市的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未统计完整2020年规模,不参与比较。
3、长三角主要城市在产业规模中的占比变化
从城市来看,将长三角7个城市每个行业现有规模占比与“十四五”规划中的目标规模占比作比较,可以得出2025年“十四五”规划完成时每个城市在产业中的地位变化。
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规模占比从25%上升到26%,但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占比都有所下降。
南京在集成电路领域的规模占比从9%上升到23%,人工智能领域的规模占比从18%上升到33%,两个产业的上升幅度大致相等。
杭州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规模占比都有所下降,新能源汽车的规模占比从27%下降到5%,降幅最大。
相反,合肥在5个行业中的规模占比都得到提高,涨幅均为2%左右。
宁波在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规模占比得到提高,其中,新能源行业从19%上升到38%,涨幅最高,规模占比翻一番。
苏州在软件和信息服务行业规模占比从2%上升到6%,涨幅最高,但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领域的占比都有所下降。
无锡在生物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领域的规模占比都有所提高。
(二)产业发展特点
从“十四五”产业规划目标发现,长三角地区产业正向着智能化、专业化、高端化进步,2025年产业行业将具有以下特点:
数字化发展。数字为产业赋能成为产业增值的一大利器,使数字成为产业特色,各城市在规划中都加强了对数字的重视。
以规划文件为例,
《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数字”一词出现206次,
《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数字”一词出现71次,
《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数字”一词出现33次,
《苏州市“十四五”质量发展规划》中,“数字”一次出现18次。
由此可见,产业数字化将成为“十四五”产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
智能化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特色在于,除去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外,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实现产业规模倍增。
从长三角主要城市“十四五”规划的主要产业结构来看,智能成为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南京将“智能”融入不同产业,带动汽车、高端装备等产业向着智能化发展,产业融合趋势出现。
链条化、集群化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各城市更加注重产业链链条发展效应,同时优势产业龙头效应更加突出。苏州“十四五”规划直接将打造十大优势产业链作为产业结构目标。
南京着力形成多个千亿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宁波深化246万千亿产业集群建设、合肥重点打造数条千亿级产业集群,充分发挥资源高效利用优势。
地区间均衡发展。与2020年产业规模在不同城市间形成的局面相比,2025年产业规模布局将更加均衡,不同城市在产业中的差距有所减小,城市间产业发展互相追赶,更有利于形成良性竞争局面。
(三)产业发展路径
根据各城市“十四五”产业规划相关文件,将其发展举措及主要任务进行对比,可看出,长三角主要城市在“十四五”规划中的产业发展重点在于数字创新、产业结构优化转型、产业链集群等方面,并从组织领导、产业创新、制度改革、服务质量等着手,为产业目标的实现形成有力保障。
附:
《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宁波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
《无锡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南京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
《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苏州市“十四五”质量发展规划》
作者为南风窗长三角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注:非原创文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