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 | 波士顿海港创新区 源自网络

作者:施道红

施道红 简介:FTA合伙人、执行董事,TOP创新区研究院发起人,同济大学建筑学硕士,米兰工学院访问学者,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及同济大学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院客座教授。施道红先生是资深办公及园区设计专家,主持并参与了几百个科技办公园区的设计,这其中有一批属于世界500强及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


在FTA的设计实践中,我们尽力打造有以下两个“指标”特征的园区—

1:有品质感
2:有社区感

我们注重品质,因为环境会影响人的思维与行为当一个环境有品质的时候,在里面工作与生活的人会感觉到“自己备受尊重”,从而激励他们为雄心勃勃的理想而奋斗。

”社区感“这个概念是我们一直都在提及的,我们也是最开始提出“从产业园区到产业社区”的设计方。

如果说产业园区是把人与人、公司与公司聚集在一起,让产出量更多 — 以前生产10个单位,现在能生产15个;
那么产业社区就将他们连接在一起,让创新得以发生 — 以前生产的是A,现在生产的是Z,但从A到Z是非连续的、跳跃的创新。

跳跃式的非连续的创新对于产业转型、城市可持续,非常关键。


社区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呢?

因为,创新需要尝试各种偶然、需要试错,也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
社区提供了一个内外连接更为密集更为通畅、更包容(风险共担)、更宽容的环境。

社区感营造的一个重要工具就是“第三空间”。

“第三空间”由美国社会学家欧登伯格(Ray Oldenburg)提出,他称家庭居住空间为第一空间,职场为第二空间,而城市的酒吧、咖啡店、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则是“第三空间”。

因为第三空间不存在职场等级,所以更能连接人这些空间将各种不同背景不同想法的人联系起来,从而实现跨界对话交流;并让城市更显活力,产生更多的“创新想法”。

北卡科技园于是就向着城市化的高密度/多元化的方向进发,打造大量的第三空间,比如上图的RTP中心的屋顶餐厅酒吧。而这样的变化方向就是为了一个目的——留住人才。

在知识创新经济时代,研发-生产-管理运营不再受限于同一空间,生产附加值高的两端环节得以与生产环节分离,并更倾向于在创新要素集聚、生活便利、基础条件良好的城市环境中完成,第三空间的重要性便由此凸显。
接下来,我们通过三个案例来进一步探讨“第三空间”在创新区的角色。

美国波士顿

肯德尔广场Kendall Square



肯德尔广场通过城市中心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以及软环境,促进创新企业的集聚,从而带动中心城区的复兴,发展成为全球顶级的生物技术创新中心,有“全球最智慧的一平方公里”的称号。

肯德尔广场不仅提供了办公与实验室空间,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丰沛的人际网络。比如一个创业者有机会认识大量的创业过来人,他们在生技创新与造血领域也拥有丰富的人脉与资金来源,协助创业者的事业,最终发展成实际产品,走向市场。
这些想法产生、人脉连接、合作达成的空间载体,就包括大量的第三空间。
这里我们必须说的到肯德尔广场的社区建设的两个特点:
一方面,“校区+社区”。
背靠哈佛与MIT两大名校,肯德尔广场非常注重高校与社区的融合,积极推进MIT与社区的合作,将高校融入到肯德尔广场的改建计划之中。包括在肯德尔广场上新建MIT的学生宿舍大楼,邀请MIT与社区共同进行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以及向周边社区介绍高校的发展情况与未来规划,邀请社团商会参与科技研发的投资活动等等,使校区与社区在空间与活动层面都充分融合。


mit租赁的大楼

另一方面,就是布置大量的“第三空间”。
在肯德尔广场以市场主导的房地产建设项目中,市场主体充分考虑了创新人才对生活便捷与环境品质的需求,以土地利用髙度混合的更新模式,将居住、工作、休闲娱乐融为一体,布局了充足的商业服务设施和公共开放空间以激发广场的创新活力。
例如,原旧工厂建筑被改造为用地功能混合的园区,混合布局了科研办公、零售、餐厅、电影院等多种功能类型的用地,安排了充足的第三空间,这些空间常被用作工作、会议、社交场所,代替了传统封闭的办公空间,以轻松自由的氛围和开放的环境吸引创新人才随时随地进行意见交流与共享。

在 Kika Tapas的就餐区,第三空间的代表

其实,打造“第三空间”对于不少开发商来说基本无利可图,但开发商们依然对第三空间重视非常。
这些聪明的开发商并未将第三空间看做盈利来源,而是将自己提供的物理空间载体与零售商提供的服务配套及氛围作为一个整体空间产品,提供给真正的付费客户——也就是创新创业的企业们。

有品质感+有社区感的城市环境吸引了人才与产业,形成良性循环,也助力造就了现在的肯德尔广场。


爱尔兰都柏林

大运河创新区GCID



英国脱欧后,爱尔兰都柏林的大运河创新区(GCID)这一地区成为了不少创新公司的宠儿,20,000多名高科技员工在这里工作,创新区高密度地聚集了一些世界上最具创新力的公司。

其实,很多成功的创新区,他们创新的经验可以总结为
“创新 = 密度+邻近度+临界质量”:
企业、学校、研发机构、孵化器、风险投资机构等等位于同一空间内,再加上一些特有的活动将他们连接起来,创新的概率大大增强。不同的想法基因在这里彼此连接、创新,分享观点,构建文化。正是这种想法、技能、文化,和人才的重叠推动了创新,增强了协作,取得了更大的影响力。
GCID打造“第三空间”的一个途径是增加共享的研究设施——这对于降低企业界激活创新的障碍至关重要。
解决方案是建立一个公共会议空间,全球参考是波士顿的市政厅(这个案例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有分享),作为初创企业家精的社区,举办黑客马拉松,创新聚会和非正式聚会等活动,让个人,公司和企业家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连接起来,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规模。

当然,在GCID中,你也可以找到大量小餐馆、酒吧、咖啡馆等等至关重要的社会元素,这些空间将创新活动与当地和文化社区联系起来,从而实现新的学科间对话,诞生“偶然”的创新与合作。


中国上海

宝地广场优化第三空间


FTA所在的宝地广场也是一个打造“第三空间”的好手。
首先,宝地广场是有中心的。
如果你去过欧洲的小镇,你必然会发现她有一个广场,或者一个教堂,广场/教堂是小镇的中心,对建立地方社区文化非常有意义,小镇居民在中心处聚会,分享新鲜事儿,大家都可以看得见彼此,举办什么活动,人人也都可以参与,极大地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进而带来了信任感与归属感。
宝地广场的中央草坪,夏季音乐会正在进行中 ©宝地资产

另外,宝地广场与设计方FTA共同打造了不少“第三空间”
FTA通过增加商业外摆设计、集装箱商业设计与网红洗手间,创造了更合适人行尺度的活力步道,也制造了话题,提升了物业体验,更增加了商业面积,让第三空间更具活力,可谓一石两鸟。

第三空间还包括共享办公。
FTA团队在园区项目调研中发现,小单元企业租户通常面临在有限的空间内需配置使用率不高但又不可缺失的配套空间。于是我们提出集中共享公共配套空间的设计思路,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单元间标准率、降低企业租赁成本,同时提升社区的招商转化率及粘性。
解决方案就是宝地共享空间项目“ X SPACE”!

简洁干练的X SPACE 公共区域 ©FTA

X SPACE 会议室 ©FTA

第三空间增加了社区感,也使得宝地广场的租金比更好地段的竞争对手还高。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商业空间都被称为“第三空间”,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创新的第三空间基本有以下特征:
1,它们位于人流汇聚、交流的节点位置,容易进入容易逗留。比如有多个入口,有与人行道相接的外摆区等等。
2:提供WIFI,提供电源插头,价格适中,区域中大多数人能消费得起
3:设计时尚,座椅舒适,桌椅灵活。
总的来说,第三空间具备“能增加人与人意外碰撞”的空间特性。
在疫情持续的当下,以咖啡馆为代表的城市第三空间仍然是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人们在此实现线上线下活动一体化、虚拟空间与实体空间交融、延伸工作家庭以外的社交生活、扩展信息时代的工作模式。

而这些进阶的城市第三空间成为城市中功能复合的流动办公及公共生活的节点,重塑城市创新网络,为驱动城市微尺度创新提供动力引擎。


文章来源:TOP创新区研究院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